沈知意忽然扯开第七具尸体的左衽,溃烂的锁骨下方,暗红丝线勾勒的辽东潮汐图正随血脉搏动起伏。
"活人绣绷的引针不止翡翠耳钉。"
她的陶刀挑开丝线末端,"还有绣娘们随身的饰物。"
晨钟穿透雨幕时,两人立在寒山寺染坊废墟前。
四百九十口染缸残骸在暴雨中泛着靛蓝泡沫,第三十七号缸底的裂缝里,蜷缩着韩四姑的玳瑁发簪。
陆云袖将发簪浸入毒液,鎏金纹路里竟浮起工部密道机关图。
"这簪子本该随韩四姑入土。"沈知意将簪尖按在倭寇船吃水线
"除非..."
染坊梁柱突然迸裂,十二架缠满金线的绣绷从天而降。
每架绣绷的楠木边框都刻着《永乐大典》卷数,丝线走势与景王府暗道图完全重叠。
陆云袖的刀风扫落积灰,露出绷面上用血丝绣着的四十九名宫娥生辰八字。
"丙三渠的四百九十块骨灰砖。"
沈知意划开第七架绣绷的衬布,"对应着这些八字方位。"
惊雷劈开西墙时,新任织造太监的猩红官袍在染缸残骸间忽隐忽现。
他掌心的鎏金香炉腾起硫磺烟,烟雾中浮现出双面绣坊的布局图。
四百九十处标记正与翡翠耳钉的分布重合。
"沈姑娘可知'千丝狱'最妙处何在?"
太监的象牙护甲叩响香炉,"当引魂绣的丝线爬满全身经脉,死前所见便会永远留在翡翠裂隙中。"
陆云袖的刀尖突然刺穿香炉,爆燃的硫磺雾里跌出半枚鱼符。
沈知意将鱼符按在绣娘朱砂手印上,暗桩名录的墨迹竟开始流动,逐渐拼合成东宫属官的姓名。
"严总兵左臂的丝线原该在此处续接。"
太监突然扯开衣襟,心口处蠕动的金线正与韩四姑背肌下的纹路相连,"可惜云娘那丫头,偏要把潮汐图绣进耳钉..."
染缸残骸突然震颤,四百九十道靛蓝液体冲天而起,在雨中凝成双面绣坊的立体舆图。
沈知意将陶刀掷向正厅方位,刀身没入青砖的刹那,地下传来机械转动的轰鸣。
暗门洞开时,硫磺气裹着血腥味扑面而来。
十二具水晶棺椁呈北斗阵排列,每具棺中都蜷缩着绣娘尸身,溃烂的右手小指上皆刺着司礼监火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