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猫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七猫中文网 > 三线情怀 > 第153章 管线2管线设备研制

第153章 管线2管线设备研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计划上报后不久,部里便下发了(1975)‘某’三局字第 150 号文件,批准了该方案,并要求企业尽快组织实施。

尽管总体设计已经完成,但问题依旧接踵而至。

图纸上罗列的众多设备,有相当一部分国内尚无生产。

依据管线设计图,设备部门即刻着手开展外购设备的采购工作。

候焕东带领计划人员与采购员,一头扎进资料堆里,频繁拨打电话,对设备的型号、规格以及技术要求等一系列参数逐一进行落实。

对于那些国内没有且无法落实的设备,他们详细撰写说明,经领导同意后退回技术部门。

技术人员们再次投入研究,试图寻找替代方案,实在无法替代的设备,则转为自制计划。

机加车间的宋献忠设计组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承担起数十套自制设备的设计重任。

为确保质量与进度,机加车间成立了由贾飞龙、宋献忠、李文化、马明庆等人组成的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

承接任务的各个车间也陆续组建起三结合技术攻关小组。

铆焊车间的三结合小组中,李建华积极参与其中,他们日夜奋战,全力攻克连接线及专用设备部件的铆焊难题。

工具车间的三结合小组颇具特色,队伍里年轻人居多,蔡喜力、李得鑫都在其中。

一时间,各单位的技术改造与攻关工作成为工厂的焦点。

在厂领导召开的会议上,徐志海满怀感慨地说道:“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这可是我们老厂的优良传统。周总理曾夸赞我们老厂是‘两参一改三结合发源地之一’,还授予我们‘跃进红旗’的光荣称号。1960 年,毛主席在鞍钢会议上明确了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原则,即‘两参一改三结合……”

谢云旺对徐志海的讲话予以肯定,并要求将其传达至全厂,务必在践行 “两参一改三结合” 的过程中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在进行管线设备采购与自制工作的同时,厂房设计也在同步推进。

经过大家商议,一致认为可利用四道沟现有的厂房作为该项目的厂房。

此地有一大一小两间厂房,原本设计用于某军品项目,因保东停止搬迁,这两间工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

对比图纸与设备情况后,最终决定:

将大厂房作为输油管线机组的主厂房,小厂房用作纵剪机组厂房,酸洗皂化生产线则建在镀锌车间厂房内。

非标自制设备与工装的设计完成后,技术人员按照国标对图纸进行修改与重新绘制,并及时下发。

依据专项计划,生产科有条不紊地组织生产,供应科则全力采购主料、辅料以及配套件等物资。

技术科为切实落实技术方案,发出了 “技术人员下车间,技术服务比贡献” 的号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