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猫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七猫中文网 > 亮剑从机枪手开始 > 第146章 进城

第146章 进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还有一条,就是扩建工厂,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很好的时机,我们的部队接连收复一座座大城市,这些城市里有我们需要的各类人才,同时还有着各种便利的条件。”

“两者相比,我对现在的发展,更偏向于进城......”

王铁的话让在座的人豁然开朗,一个个交头接耳讨论着进城建厂的可行性。

“我觉得首长说的没错,我们应该进城!”一直没有说话的刘主任第一个开口。

“据我所知,太原城的兵工厂,在阎老抠时期一个月就能生产三千支步枪,后来被鬼子接手之后虽然转移了大部分的设备,可是技术工人遗留下来的很多,这些都是兵工厂发展不可缺少的人才。”

“不光是这样!”王铁接着刘主任的话继续说道,“太原城里还有这鬼子遗留下来的汽车修理厂......”

在抗战前,太原就已经具备了自己的汽车修理工业,与阎老西儿主导的军工体系密切相关。

1932年,阎老西儿将原晋绥军修械所改组为“壬申制造厂”,其中双向引信厂被改为山西汽车修理厂,厂址位于太原小东门,厂长姜寿亭,初期主要负责修理绥靖公署的公用车。

该厂具备这相当不错的技术能力,曾于1932年12月试制成功中国首辆国产载重汽车“山西牌”,但因资金短缺、工业基础薄弱及阎锡山兴趣转移,最终未能形成规模生产。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后,鬼子对太原兵工厂及附属设施进行系统性掠夺。原山西汽车修理厂被纳入鬼子军管体系,设备被部分拆卸运往日本本土及伪满洲地区,剩余设备则被用于支持鬼子侵华战争需求。

鬼子将太原的军工企业整合为山西产业株式会社,原汽车修理厂可能被划归为军用车维修和零部件生产单位,服务于日军运输和武器装备维护。

1933年汽车修理厂在老毛子技术图纸基础上,工厂尝试结合本土经验改进工艺,成功试制出“山西牌”汽车底盘。后来被鬼子用于改装军用卡车,其中的双增压系统在抗战结束后仍被沿用。

抗战期间,鬼子利用遗留的德制机床和阎锡山时期积累的冶金技术,结合本地资源进行车辆维修和改造。技术上也有所创新,以五台山青冈木替代进口橡胶制作变速箱齿轮,提升了耐磨性。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已经被129师占领,并的到了很好的保护。王铁在的到这些信息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在太原组建新的汽车厂,然后在扩展到汽车生产的全产业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