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工作报告我都听了,新乡县提到了工业产值数据不对,回头再好好核实一下,鹿泉县新注册的企业数量太少,回头找找什么原因......
咱们要做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要做班子的带头人,发展是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没人冲在前面,光嚷嚷群众会骂娘的,我们不能干一年两年三年还是涛声依旧,每天重复昨天的故事。
数据造假骗得了一时,骗不了群众的火眼金睛,这个泡沫迟早要破,早破好过晚破......
行了,说一下下半年具体项目......”
接下来,各乡镇将自己的具体项目做汇报,如果领导班子同意,就可以让财政拨款。
刚好大河村所在的花林乡提了一个大白兔养殖的项目,叶锦辰力排众议,决定先拨款十万给大河村作为试点,开始长毛兔养殖项目。
会后,叶锦辰让何旭当项目带头人,负责这个项目。
数日后,何旭带着资金下乡。
赵富贵做梦都没有想到,大河村也有被领导关注的一天,热泪从浑浊的眼眶里流了下来。
叶锦辰不但给大河村带去了养兔技术,资金,还带去了土壤改良的技术以及打深水井的技术,可以全面提高大河村的生产生活水平。
“行了,我今天来是为了落实养兔总负责人的,谁懂养兔?”
何旭见不得煽情,忙问道。
赵富贵眼珠子转了转,说道:
“江晚宁应该可以,她最近抱回来两只兔子,没几天就下小兔子了,她养兔子有经验。”
何旭有些犹豫,如果点名让她当总负责人,群众该不会说她跟叶书记之间不清白吧?
这样会不会给叶书记带来麻烦啊?
但大河村其他人都没有接下这个重任的魄力,最后负责人还是落到了江晚宁头上。
“妈妈,太好了,我们以后就可以养很多很多的兔子,卖兔毛了。”
王江雅特别开心。
江晚宁就是为了让她开心,才接下这个工作的。
政府的资金扶持主要体现在给技术,底价卖给村民长毛兔幼兔,还有提供收购长毛兔的收购商,村民就负责养兔子出兔毛。
一只幼兔五毛钱,三个月兔毛可收割,出三斤兔毛,一斤兔毛市场价两块,而且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强,母兔三个月就可以下一窝,如果养得好的话,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江晚宁作为总负责人,动员广大村民养兔,每家每户基本都能养三五十只。
这样,等年底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有几百块收入。
对于地里刨食的农民,这些钱已经很多了。
王家却觉得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