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这边,刘长明也带领厂工会及各车间工会人员,连夜赶制绢花和纸花。
裴同国根据沟通结果,精心绘制草图,反复校对确认无误后,才开始动手制作。
他先用木条搭建井字架,又用三根长木方做成稳固的三角支架。
保管员从库房取出五张标准五合板,裴同国用尺子精确画出直径900的圆,再用锯小心切割出圆盘,将其牢牢钉在井字架上。
接着,他用电钻在圆盘上均匀打孔,为后续插花做准备。
各车间领导和工会人员陆续送来制作好的绢花。
大家手持用细铁丝捆扎的绢花,小心翼翼地插入圆盘的孔中。
圆盘中央,有人用毛笔蘸着浓墨,庄重写下"祭"字。
一圈白色、一圈黄色的绢花,层层叠叠覆盖住胶合板,将整个花圈装点得肃穆典雅。
众人将制作好的花圈稳稳放在支架上,早已写好的挽联也工整地粘贴上去。
宋东方逐一检查,只见挽联抬头均写着"沉痛哀悼",落款分别是厂革委会、厂部等单位。五架近一米高的圆盘花圈,庄重肃穆,宋东方点点头。
一旁观看的各车间领导和工会委员见状,纷纷提议:"也给我们车间做一个吧!"
宋东方深知库房材料充足,便对王绍一、裴同国说:"辛苦你们,给每个单位都做一个。"
为了满足全厂职工家属悼念的需求,学校实验楼连夜改建成临时祭奠场所。
一时间,三线大地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中:
黑纱白布哭啼瘦,哀乐汽笛聩耳聋。
领袖仙游八万里,人民祭奠九千重。
紫湖花蕊迎宗主,赤县白云送舍翁。
三线青山哀乐定,八荒河水泪难停。
实验楼内外,花圈林立,宛若白色的海洋。
人们胸前佩戴着毛主席像章和白纸花,手臂缠着黑纱,排着长长的队伍,神情凝重地缓缓步入祭祀厅。
他们眼含热泪,望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深深鞠躬,寄托哀思。
李风顺、高文革、吴权、周山也来到学校,随着人流进入祭祀厅鞠躬悼念,随后朝教室走去。
吴权忍不住说:"周山,你之前说得不对吧?"
周山沉默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你们俩别胡说!"吴权严肃地训斥道,"主席最反对封建迷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