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公楼出来后,一行人骑着自行车,没一会儿就到了正在进行内部粉刷的商店。
商店大门朝东敞开,门前是一片十余米宽的空地,与之相连的是粮店和浴池。
这一排虽是平房,可高度几乎和二层楼房差不多。
隔着一条道路,与商店并排的是正在验收的后勤综合楼和医院。
后勤楼的后面,是正在建设的锅炉房,锅炉房的南面,则是正在施工的文化宫。
领导们走进医院,这座医院的建筑独具特色,形状如同一个“工”字。
它的建筑面积达2127平方米,设有67个大小各异的专用房间,开设了10个医疗门诊科室,还设有拥有30张病床的住院部。
站在医院大门前,医院前面的平房构成了“工”字的那一横。
平房房顶有着凸形的挑檐,挑檐足有半米宽,挑檐下的木窗排列得整整齐齐,许多医生和护士正在擦拭玻璃。
大门位于中间位置,有一个宽敞的门厅,大约5米长、3米宽、4米高。
门厅外设有雨搭,雨搭由两根靠近路边的门柱支撑着,救护车能够从侧面开过来,直达雨搭下,径直通向大门口。
门柱上有水泥压铸出的凸形字,写着“职工医院”。
从大门进去,有三条走廊。
左右两条走廊分布着门诊科室,科室有的在阳面,有的在阴面。
阳面的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儿科、眼科、中医科、检验科、急诊室;
阴面的房间有妇科、处置室、理化科、化验科、辅助科以及卫生间。
另一条走廊向西延伸,第一间左边是药房,右边是挂号、收款室,再往东是X光室,室内安装了一台200毫安X光机和一台10毫安X光手提机。
继续往东,依次是财务室、材料室、手术室、敷料室、麻醉室、器械室,这些科室分别分布在左右两侧,构成了“工”字的一竖。
在这一竖的中间,有两扇分别向室外开启的门,一边通向后勤楼,另一边通向太平间。
一竖的尽头是楼梯,这里也是“工”字后面的那一横,是一座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