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被上纲上线。
就因为逯贺林桌上那张写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纸,一场风波悄然掀起。
打小报告的人一口咬定,这暴露了李商隐的资产阶级本质,还煞有介事地提议要追查到底,声称李商隐不是该被下放,就是得被批斗。
好在财务科长是个明白人,也有着一颗柔软的心,他不想把科室里的事情闹大,便严肃地告诫打小报告的人:“这话可不能乱说,这充其量就是年轻人受了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想显摆自己有点文学水平,摆弄几句低级无聊的句子罢了,根本不存在什么反革命的风战胜革命的风,更没有反革命的事。”
经领导这么一定调,事情被定性为内部矛盾,只需批评教育即可。
在科室学习会上,领导拿出那张纸,还说出了打小报告者的那些理由。
逯贺林见状,急忙解释这诗不是他写的,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
领导一听,竟让他把李商隐找出来。
年轻气盛的逯贺林没把握好分寸,当场就回了一句:“唐代诗人,上哪去找?”
这话一出,会场瞬间哄堂大笑。可笑声很快就戛然而止,领导的脸涨得通红,紧接着,整个会场安静下来,气氛变得异常严肃。
领导板着脸说道:“你以为我们不清楚吗?我们要是没查清楚,能这么说?让你自己找出来,是给你个机会,你以为拿着封建糟粕在这儿无病呻吟,是想借古讽今吗?怎么回事,又是难,又是无力,又是残的,会计科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别以为写的话算不上反革命就没事,我们要的是革命的青年,不是非革命的青年……”
无奈之下,逯贺林只能写检讨,前前后后写了三次才通过。
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通常心胸比较宽广,财务科长在检讨通过后,并没有计较逯贺林的事,依旧对他关心照顾,他觉得人谁能不犯错,改了就好。
可逯贺林却不这么想,他认定领导是故意整他。
后来江志华找财务科长要人时,财务科长虽说有点舍不得,还说了逯贺林很多好话,但还是表示为了支持计划科,愿意忍痛割爱。
一开始,江志华和逯贺林都以为这只是场面话,可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他们的想法有了改变。
前段时间,逯贺林邀请财务科长和江志华到家里喝酒。
席间,财务科长压根没提东风西风的事儿,他本就不是小肚鸡肠的人,那些与工作无关的事儿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