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时的日军,日本在初期是一个穷国,每名士兵只有几发子弹。我们的八旗兵还是不敢与日军拼刺刀。日军记载,“淮军所部,只有聂士成所部有坚定射击到底的勇气,但是当我军在付出不大的伤亡(因为他们射击技术地拙劣),逼近并且亮出刺刀的时候,清军每次都转入崩溃,无一例外……清朝八旗兵不是败于枪械不如人,而是败于不敢拼刺刀”
刺刀战术在当时最能反映一支军队的训练和意志。我们八旗兵败于白刃战,更说明我们的军队暮气沉沉,十万八旗兵入关时的魂魄已经死了。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直打败仗的原因之一。虽然,我们打败仗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但这个缺乏勇气,不敢拼刺刀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他们都把自己的生命看的很重要,都没有把国家装在心里,都不愿意为国家牺牲。
戈辉在叙述的时候一直在强调“国家”,而没有说“朝廷”。
战场上的失败,很多时候会被无限的放大,最后直接影响战后的很多事务的决定。戈辉说完,认真的看了光绪一眼。
军队的情况,光绪远在朝堂之上,他根本不清楚,但他相信戈辉说的是真的。光绪在心中也有了新的打算,等回京后,也要过问一下北京禁卫军的训练。
他认可的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那袁中堂(袁世凯)编练的北洋常备军你觉得如何?北京禁卫军又如何?”
提到袁世凯的北洋常备军,戈辉想了一下说:
袁中堂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也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但他和李鸿章李中堂犯了同一个错误,他不应该与日本人合作。日本终究会成为我们国家的心头大患,而他却在与日本人合作,这简直是与虎谋皮,他付出的,他失去的,一定会远比他得到的要多得多。
听到戈辉这么说,光绪向戈辉投来难以置信的目光。
戈辉向光绪认真的点了一下头,然后继续:
昨天收到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俄日两军最近围绕着黑沟台展开了大规模的会战,双方的情报收集人员互相渗透,俄军抓到了几个日军的情报收集人员,在向奉天押运的途中,有一个逃跑了,碰巧被我禁卫军的侦察小组遇上了,顺便救了下来,当时他身上多处负伤,已经跑不动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我们大清北洋常备军派来的,日清联合侦察队的人。本来打算问完情报就杀的,现在不能杀了,只好送到朝阳禁卫军总医院治疗了。(被救下来的这个人叫吴佩孚,戈辉从电报上看到这个名字时心中也是一震啊,民国初期的大军阀吴佩孚原来还给日本人当过情报员啊,等回到朝阳我得单独找他谈谈,确认一下,这个吴佩孚是不是历史上那个大军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