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辉环视着眼前的小丘陵地形,如果这里是当地老百姓的土地,戈辉还真不好办,占了农民的土地,那以后就不好和老百姓相处了。虽然这个年代,土地一般都是地主的,但土地毕竟是农民种的,土地占了农民到哪儿种地去啊。现在没有占用农地的问题了,戈辉的心情大好。
很快木匠和泥瓦匠都被带到镇子北边的丘陵地来了。戈辉则带着图纸站在一个坡顶上四下眺望呢。真的是好地方,这是一个天然的军事训练场,将会有更多的禁卫军在这里训练。
看到一大群老百姓来了,戈辉知道那一定是木匠和泥瓦匠。他马上招呼他们一起到土坡上来,站地土坡上拿着昨夜画的草图,他告诉木匠和泥瓦匠们,他要在这里盖房子,都在哪里盖,盖多少,盖多大,盖什么样的,最重要的是每天付给他们多少工钱。这最后一句让所有的木匠和泥瓦匠大声的欢呼。
从今天开始准备建材,适当的平整土地,四月一日正式开工。
在接下来的八天中,禁卫军除了睡觉以外,都在忙着配合木匠和泥瓦匠准备建筑材料,适当的平整土地。这个对他们来说轻车熟路,木匠和泥瓦匠有时都觉得这些当兵的比他们更懂盖房子。
张景惠在这期间也帮了不少忙,比如购置砖瓦时,他帮禁卫军的军需处处长刘城砍价,最后以最低的价格拿到了建营房用的砖和瓦。
张紫云也发动了大量的民工为禁卫军运建筑材料,反正不白干,还能拿工钱,老百姓都愿意干。
现在张紫云和张景惠心里真的不是个滋味,收留禁卫军是好是坏现在他们自己都说不清了。自从禁卫军来了之后,老百姓都去他们那里干活了,把禁卫军当成大财神了。虽然他们俩没什么损失,可被老百姓忽视的感觉实在让他们二人觉得像菜没放盐一样,寡淡无味。
不过话说回来,禁卫军在镇子里面的表现,真的是没得说。士兵在老百姓家睡觉就是睡觉,从来都是规规矩矩的,不但不偷不拿,而且还帮老百姓挑水扫院子修墙修房子,力所能及的活都帮干,一个人干不了的,就叫几个士兵过来一起干。只要有禁卫军士兵住的老百姓家,没有破房子,院子都是最干净的。
不说别人,就拿戈辉来说,一直住在张紫云家,却只在第一天吃了张紫云一顿饭,剩下的都是和士兵一起在那个堆满建材的工地吃的。他和士兵在一个锅里吃饭,和士兵一起在饭前唱那三首歌,和士兵一起早晚跑那十里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