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猫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七猫中文网 > 太一仙道 > 第183章 证悟本源

第183章 证悟本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首女人花,说不尽女人的爱与哀愁,唱不完女人的苦和悲凉!    那是玉泉子的灵魂在空间吟唱,那是玉泉子的心在淌血。    元玄子听闻也不禁潸然泪下,嘘唏不已。    只听玉泉子叹息道:    今人命薄为何因,只为作孽在前生。    穹苍注定岂有错,时日到了自分明。    报应早的灾立降,报应迟的祸不轻。    天网恢恢疏不漏,今古何曾放过人?    接下来一片死寂,空气像凝固了一样。    忽然,燕玄龙鼓起勇气说出他积聚在心底已久的疑问:    “师父!弟子有一事不明!愿请教!    弟子认为世上确有因果,但不能将因果扩大化、绝对化、宿命化,作为对社会结构不合理的托辞。    所谓前世种因,今生受果。    这和儒教的王权天授、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如出一辙,佛家更是将这人生的一切不幸根源归根于三世因果。    马克思说: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说得通俗些,便是底层人民的精神鸦片,人在无奈的挣扎中得到的只是短暂的麻醉,而不是真实的幸福。”    元玄子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说:    “你提出了一个有较高层次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极具代表性。    你可知道,在众生获得完全的灵魂意识之前,他的欲望和恐惧是无限的。    社会契约正是建立在众生无底的欲望和无边的恐惧之上。    对于一个已经证悟了灵魂的人来说,存在着某种永恒的东西,这种东西绝灭了渺小无助的自我!    我们可见的世界只是表面投下的阴影,他的全部意义在于看不见摸不着的里面!”    燕玄龙领悟到师父的意思,他接着说:    “因此,世界越繁荣,人类越焦躁,每个都急于套上更多的锁链以增加其安全感。    社会的结构如同瓶子,可以塑造人性之水;但人性之水更像洪水,可以塑造河道。    当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成为人上人的时候,社会怎么能消灭不平等的现象?    当每一本书都教导人们成功的时候,人们的内心怎么能再平静如水呢?    幸福是主体性之物,本来存在于自性之中。    生活在高速变化,一切都已被物化、量化、沙化,幸福也就被完全地异化了。”    元玄子点头赞同,说:    “对于已经证道的人而言,唯一的幸福是寻找自己的本性,有能力信仰,消灭私欲,领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实相!    至于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哲学家马克思,他的全部理论学说都围绕着如何使众生摆脱奴役,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这是他的核心价值观!    而道家思想是一切解放中最彻底,是一切自由是最全面的,它既不寄托于来世,也不乞求于明君,一切内求,通过少私寡欲、见素抱朴、上善若水、尊道贵德,从而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大同境界。    当然,如果个人能够从私欲中解脱,制度能够从私有制中解放,这是最完美无缺的一种情况!”    燕玄龙深以为佩服,说:“受苦的根源在于一个私字。”    元玄子叹口气说:“你我皆是行走在人间的灵性,受苦是因为你还没有联系到生命本源中真实的自己。    浮躁一分,到处便招忧悔。    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    富贵三代,自古流于庶民。    怠慢四方,结果殃及自身。    不谙五行,未知谁是使者。    惑困六欲,何时方可定神。    放纵七情,终归难以超尘。    玲珑八面,如何抱朴存真。    混争九流,何期平反世路。    追求十全,遇事难免过分。    一切行动,皆须安祥。    十差九错,只为盲从。    先学静心,快休躁气。    心浮性莽,一生困苦。”    燕玄龙静思了一会儿,说:“世上必竟没有长生人,为何道家要讲长生理?”    元玄子说:    “与君直说长生理,世上能有几人知。    争名逐利心如火,那个回头问道机,    哀哉忙忙世上人,个个不醒似梦里。    夜眠昼走岂知老,贪恋荣华秋复春。    秋复春兮去如飞,不学长生待几时。    长生有路无人走,只在眼前人不知。    君不知兮为君指,还丹大要在神水。    真人炼就结成铅,真铅结汞龙凤髓。    腻如膏,白如雪,神仙留下真秘诀。    炼归元海号还丹,万神灵兮三尸灭。    三尸灭兮寿数多,把定灵关降龙虎。    三千功行自能灵,返老还童归洞府。    运匹配,逆顺取,坎男离女喜同归。    自古神仙诀尽同,人人认取本来宗。    朝朝只在君家舍,何劳外觅走西东。    劝君急急早须修,莫待红颜变白头。    忽然至宝离身去,永劫千生何处求。”    燕玄龙说:“师父,现在不要说长生,就是养生,许多人都做不到啊。”    元玄子说:“长生不是适合于所有人,必竟大多数还没有这样的基础。可能养生却适合于所有人,只要存心去修养。    以默养气,以瞑养血,以睡养精,以静养神。    减食以助药,增睡以节耗。舒以养体,缓以却劳。    无病时以劳动养阳,有病时以安静养阳。    动能生阳,亦能散阳。    静能伤阳,亦能敛阳。    病有百药不痊者,当静室问心,知因达果,可以无惑。    治法宜在忏悔中求之,体力不足,辅以心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经云:致心一处,无事不办。    治病亦如是。    肺病者宜逃名,名人每多言,言多则损肺气;    肾病者宜戒色,色鬼每亏精,精亏则损肾气;    肝病者宜散财,财主每使气,气盛则损肝气。    脾病者宜节食,食客每多纳,纳多则损脾气。    心病者宜减睡,睡虫每多眠,眠多则损心气。”    言毕,听到空中玉泉子的呻吟:    “受罪都是因为有罪!罪过呀罪过!”    燕玄龙一脸错谔地盯着师父元玄子,不知所措。    元玄子淡然苦笑道:    “没错!凡人有病,皆有过恶!    阴掩不见,故应以病!    无过不病,无罪过必不能受其罪!    因缘饮食、风寒、温气而起。    更由其人犯违于神,致魂逝魄丧,不在形中,体肌空虚,精炁不守,故风寒恶炁得中之。    是以圣人虽处幽暗,不敢为非;    虽居荣禄,不敢为利。    度形而衣,量分而食。    虽富且贵,不敢恣欲;    虽贫且贱,不敢犯非。    玉泉子!    你要想赎罪,必须立功德!    如果此生逃避,来世必失人身!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