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言语不通,那也就只能兵刃相见了!”魏聪道:“我听说他背后也没有什么世家豪强庇护,或者说他自己家就是世家豪强,不知是真是假!”
“好像是的!”曹操点了点头:“否则他就不会当这么多年强盗了,要是真的背后有人,早就找某个名儒为师,洗心革面,折节向学,几年后就能举孝廉,然后外放郡县了为官了。其实孟德你的运气真的不错,若是我料的不错,这次冯车骑南下,这张伯世多半会带着部曲投军,若是立下军功,有了官身,那就大不一样了!”
“这还真是个武德爆表的时代!”魏聪心中暗想,经由两汉的四百年统治,帝国的基层逐渐萌生出一个个家族,他们左手持剑,右手持儒家经典,以血缘、师徒、举荐者、同乡等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一个个强大地方势力集团,州郡以下的事务早已成为了他们的盘中之餐。面对这些生机勃勃、不断发展壮大、步步紧逼的地方势力,帝国中枢早已力不从心。尽管东汉的最后两位天子穷极了一切手段来打击分化这些地方势力(比如三互法,鸿都门学、甚至包括党锢之祸等),想让帝国的统治继续维持下去,但由于外戚和宦官集团的残酷内斗和中枢政治的日渐腐败,正在进行的耗费巨大的对外战争,使得中枢的所有举措都不是持续性和系统性的,一旦中枢易人(这几乎是必然的),便前功尽弃。
随着中枢手中的政治资源越来越少,皇权愈来愈不得不靠拉拢一个或者几个集团来打击另外一个或者几个集团,即便能够赢得一两次战术性胜利,胜利果实也必然被被拉拢者吞食。如果从一个较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东汉帝国正缓慢而又无法阻止的迈向解体。
但与唐宋明这几个朝代覆灭时不一样的是,东汉末年衰亡的只是帝国本身,但东汉社会却是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景象。作为新兴的士族地主阶级,他们人才济济、武德充沛,要钱有钱、要地有地、要人有人,帝国的覆灭只是毁掉了束缚在他们身上的枷锁。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四处联络,对即将到来的祸乱充满了向往(这一点可以从袁绍兄弟,曹操,刘备等人早年经历看出,当然在他们看来这不是毁灭而是挽救大汉)
其表现就是东汉灭亡后建立的魏蜀吴三个国家的开国君主不约而同的对士族地主阶级都或多或少的采取了分化打击的态度,他们从主观上都想重建秦汉第一帝国。但他们都失败了,维系秦汉第一帝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了,新生的士族地主阶级在经历汉末的混战之后,无论是经济、文化、军事,还是政治上都变得更加强大了,没有他们的支持,魏、蜀、吴的任何一个不要说击败对手统一天下,就连把统治维持下去都很难,这种巨大的力量已经不是靠某个英雄的才能能够对抗得了。
唯一的问题是,士族地主阶级太年轻了,还没有学会处理好个体利益和帝国利益之间的关系。他们夺取了最强大的魏国的权力,消灭了蜀国和吴国,统一了天下。但如何掌握权力和使用权力上显得如此的短视和自私,其结果就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下一个在这条道路上做出尝试的人叫苻坚,不过那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事情了。
当然,即便是穿越者,魏聪也不可能记住上面所有的内容,但有一点他是可以确定的——曹操也好,邓忠也罢,都是很有才能、眼光和勇气得人,但是这样的人并没有能够挽救帝国的覆灭,从历史上看,曹操还是那个最后亲手埋葬了汉帝国的人。所以魏聪心里很清楚,武德充沛也好,谋略过人也罢,对天下未必是好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记请大家收藏:()太平记笔趣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