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眼前苏轼与记忆中残留的苏轼形象重叠在了一起。
现在的苏轼,比赵煦记忆里的那個大胡子,似乎胖了些。
除此之外,现在的苏轼还是记忆里的那个熟悉的味道。
他看着拘谨,其实很放松,这从他很坦然的坐在椅子上,将茶盏放到旁边,就能看出来——大部分赵煦第一次召见的官员,那个不是战战兢兢,连屁股都不敢坐稳?
可正是这样,赵煦反而很喜欢。
像苏轼这样名满天下的同时,能力还不错的文臣士大夫,本身就比较难找。
而在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的同时,还特别善于得罪人,特别高调的士大夫。
上下五千年,能有几个?
而对君王来说,这样的大臣,其实是梦寐以求的。
既可以用他去收拾人,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将之收拾。
这样想着,赵煦就柔声道:“此番,朕命卿往涑水,为司马公撰写墓志铭、神道碑,一路辛苦爱卿了。”
司马光死后,赵煦就按照其遗愿,下诏给苏轼,命其前往涑水,为司马光撰写墓志铭、神道碑。
至于司马光的行状,自然是由其最喜欢的学生范祖禹亲写。
而赵煦则毫不犹豫的,在朝野开始广立自己是‘司马公所忠心侍奉的少主’这一人设。
并让汴京新报开足马力,模仿意林、读者,(本章未完,请翻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