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猫中文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七猫中文网 > 生于1984 > 第十六章 挑刺都那么困难

第十六章 挑刺都那么困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电影宣发人员与红包影评人最为熟谙。    一般来说,每部影片上映前,宣传方都会组织影评人看片场。    “基本都是红包影评人,一个公众号养着一批人呢,要不然怎么粉丝变现?”    “大多数时候不指望他们写好评,只要在影片上映前不写差评就行?”    话说以前是找红包影评人写好评,但现在不同。因为同期上映的影片存在竞争关系,即使你不找他们,你也不能保证对手不找!    一旦有金钱加入,影评本身就很难保持客观。    冯晓刚就公开说影评人收钱,不要脸!    所以,现如今‘影评人’这个称呼也越来越像‘公知’,越来越不被人信任了。    艺术评论从根本上说是为受众服务的,你写个评论非特么跟大众的意见相左,有意思吗?    我们看电影之前会选择看个影评,就是想知道这么多同期上映的电影,哪部好看,那部不好看,你丫叽叽歪歪这个镜头应该这样,那个镜头应该那样,谁特么搭理你?    大大说了:“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    连大大都觉得现在的某些文艺批评太过向钱看!    ……    全国三千多家影院的放映厅,观众们坐在位置上很安静地看着大银幕上的画面。    开场照例是一堆出品公司的介绍,然后直接进入正片。    暗夜之中,有一座牌匾,写着“朝天观”,道观里最先出现的不是道士,而是一个戴着奇怪头冠的小女孩,她点燃一根蜡烛,随后,露出微笑。    这个画面挺惊悚的…    小女孩用蜡烛点亮了灯笼,唱起了歌谣。    这时可以看出她头上戴的,很像是大戏里刀马旦的盔头,她脑后的发髻,也是戏曲里花旦的样式,她脚上穿的花盆底鞋,明显是满人的服饰,小女孩提着灯笼走过长长的漆黑的走廊,来到灯火通明的正殿里,这里有很多人,都和小女孩装扮相似,他们是一个身份明显的组织——白莲教。    “这个歌谣很有意思!“天上换玉皇,地下换阎王。”义和团!”    有了解清末时局的观众立刻通过这段歌谣明白这个白莲教的原型恐怕就是义和团了!    “哇!好有意思!”    黄飞鸿还没出场,观众就已经期待起来了。    宣传的时候刻意遮遮掩掩,只提了地点换到了粤州!    更有意思的马上到了,伴随着‘小刀会序曲’的激昂伴奏,四众齐颂:白莲下凡,万民翻身!辅清灭洋,共享太平!    大反派九宫真人出场!    这个出场方式就让人期待不已。    “凡历乙未年九月初一为本教祭石之期,无生老母亲传行教弟子九宫,于朝天观设法坛一座,显我神功威力,发扬我教神威!”    九宫真人念着台词,出现在镜头前!    “乙未年是哪年?”    “…我怎么知道?”    “好像是1895年…”    “1895年发生了什么事吗?”    “…5月,康有为发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