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知道,不过,奴婢和别人家不同。” 玉茹也知,顾敏是为了她好,因此倒也不说什么了。 “虽然你父母过世了,可不是还有兄长么,要不,和他们谈谈看? 或者,我让布尔和给你留意一二?” 顾敏能把宫务打理得妥妥当当,一部分自然是大猫和玉茹等人的帮衬。 可另一部分,也是靠娘家人的帮助。 这也是四爷选顾敏代替皇后的一个其中重要原因。 “谢谢娘娘的好意,奴婢觉得宫里更加自在,更何况,奴婢的哥哥们,想来也想奴婢在宫里的。” 玉茹说的时候,一向平静温和的脸上露出一丝讥笑。 顾敏一听玉茹的话,再加上那神色,就知道,玉茹估计是个有故事的人。 只不过,人家不想说,她也就没问。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还是懂的。 就拿顾家来说,现在也是祖父还在,所以,还算是一块铁板。 哪天倘若祖父过世,也不知道顾家会哪样呢。 顾敏的那些堂兄弟之中,也有那不靠谱的,更何况是一百多个堂侄了。 因此便道,“既然如此,那你以后就和苏苏一起在我身边侍候,哪天,有看中意的人了,别不好意思,和我说。 实在不行,偷偷和苏苏说,苏苏也会转诉于我。 到时候,我来帮你牵线,再给你备份厚厚的嫁妆,呵呵。 你主子我不差银子的,不会让你的嫁妆寒酸的。” 玉茹笑着点了点头,其实关于婚嫁的事,她和苏苏还真的有私下谈过,二人在某方面有些不谋而合。 苏苏原本倒是想嫁人的,只不过,那时候不是跟着顾敏在南洋么,看多了某些事,就觉得成亲,也没啥意思。 还不如一直侍候自家主子呢。 反正跟在主子身边,养老啥的也不用愁。 你说万一嫁了人,到时候,公婆哪儿处不好,丈夫还要纳妾啥的,自己心里多堵得慌。 这种事儿,也不可能叫主子替自己出头的。 反正她娘现在也管不着她。 至于玉茹则是家里的原因。 她还在乾清宫的时候,她的几个嫂子就把她当成一件货物一样在上磅称了。 乾清宫一年也未必放得出一个宫女来,这种宫女自然是抢手货。 倘若家里的父母好些的,婚姻大事还会和女儿商量一二。 倘若父母过世,哥嫂过份些的,就像玉茹的哥嫂那样,就把玉茹当成一件货品一样,来明码标价。 乾清宫出来的宫女,还是有挺多官员愿意纳为二房,纳为妾室的。 一方面,人家熟知康熙脾气和性情,对他为官有利。 另一方面,也可以帮着教教女儿们规矩,方便女儿进宫选秀后有个好前程。 至于更多的则是,乾清宫侍候过的,自然是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 更何况还有她的人脉和资源,有的时候,也能为他所用。 因此,康熙没过世前,像玉茹的哥嫂就把玉茹的聘礼提高到了五千两。 要知道,一般的包衣家里,十几二十两的,就可以办场不错的婚礼了。 五十两银子的,算是豪礼了。 哪怕是贵人家族,一般公中所出的婚嫁银子男子也就五千两,女子也就两三千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