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是四爷某天抽空来了储秀宫,顾敏压根不知道,自己的弘瞻也要娶媳妇了。 在顾敏的眼里,弘瞻还是个孩子嘛,这么早成亲干嘛。 在被四爷鄙视之后,顾敏才知道,现在弘瞻下午早就不上课,在理藩院当差了。 顾敏那时候听了默默的在心里向弘瞻道歉,儿砸,老娘不知道你去当差了,一直以为你还在上书房上武学课呢。 四爷的意思是,弘瞻的嫡妻还要慢慢再挑选一番。 不过,可以先纳一个侧福晋,或者找几个格格来侍候。 皇子倘若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般是当额娘的,先把自己身边得利的宫女赏赐一个来引导儿子人事。 或者直接在选秀女的时候,挑个身份低下,但是,儿子会喜欢的类型送到儿子哪儿去侍候。 倘若皇子的生母不在,自然会由养母,或者皇后,或者宫里的话事人来主导这一切。 对于格格庶福晋这一类的,身为皇帝是不管的。 至于嫡福晋的人选,基本要看有没有适龄的秀女了。 反正皇子身边也不会缺人,倘若觉得这批没有合适的秀女成为皇子嫡妻,那么,再找个侧福晋也是可以的。 但一般的侧福晋,还真的很少有皇帝指的。 各家各府的侧福晋,要么是由宠升上去,要么则是由生子有功升上去。 直接指一个侧福晋下去,特别是在皇子没有娶嫡妻的状况下,就有些打未来亲家的脸了。 虽然皇帝是高高在上,不过,也没哪个逗比皇帝会这么做。 原先,弘瞻去年就应该指人了。 皇后那时候有问过弘瞻的意思。 弘瞻则表示,反正额娘要回来了,到时候问问额娘的意思。 那时候,顾敏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 皇后一想也对,人家额娘在呢,何必在这种小事上,搞得不愉快。 她的责任和义务也尽到了,弘瞻爱找不找也不关她的事。 至于顾敏回来后呢,虽然还有好些秀女。 那时候皇后说储秀宫有秀女,其实也是有暗示顾敏的意思在里面的。 只可惜,顾敏压根没有意识,自己的弘瞻也到了要找女人的年纪。 在她看来,弘瞻就是一个小学生嘛。 哪怕六岁上的上学,到了今年雍正三年,那也就是个初中生嘛。 所以,她虽然去溜达了一圈,不过,是真的溜达,当饭后消食了。 皇后暗示过了,自然不会再次来暗示了。 特别是后来宫里又发生了这么多事。 然后就没人再想起这事了。 开年后,新的秀女即将要进宫的时候,皇后还特意询问过顾敏,有没有啥娘家亲戚要照顾的。 在皇后看来,估计顾敏是想把弘瞻的头一个格格名额留给自己的娘家亲戚。 这在贵族妇人里是太常见了,大家都是这么cao作的。 可哪知,皇后一问,顾敏立即表示,她没啥娘家亲戚要照顾的。 本来嘛,她自己是内务府包衣出身,那是一年一次的小选。 虽说现在这三年来,每年都有选秀,可能相提并论么? 她顾家哪里有那资格啊? 再说了,顾家有闺女么? 顾敏那时候还和大猫说过,这皇后太欺负人了。